驻村帮扶担使命 振兴乡村见初心 --牡丹区崔寨村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

字号:        

     浏览量:

牡丹区何楼街道崔寨行政村位于何楼办事处驻地西南约7.5公里,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,基础设施薄弱、发展动力不足、无规模化集体企业等问题制约着村庄的发展。2023年,在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中,崔寨村迎来了新一届驻村工作队。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洪锋是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的干部,该同志2021、2022年就是市直党建驻村工作的“老队员”。在谈到如何开展崔寨村的帮扶工作时,张洪锋说:“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是省委、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有利于街道、村庄的长远发展和整体规划,有利于提高村民收入,我们驻村工作要立足村实际,发挥自身优势,推进帮扶项目建设进度,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。”

新年伊始,工作队在认真调研后,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,认为“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是省委、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有利于街道、村庄的长远发展和整体规划,有利于提高村民收入,驻村工作要立足村实际,发挥自身优势,推进帮扶项目建设进度,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。”随后,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,以申请加入省2023年启动实施的“万村共富”活动为契机,全力打造村集体产业车间,同时确定了今后一二三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。

2023年3月份,工作队申请的“万村共富”行动项目——“崔寨行政村帮扶车间”项目获得省批准,项目预算总投资140万元,当年建成达效。3月11日在召开的全村党员群众大会上,老书记崔以华说:“工作队给我们申请了项目,争取了资金,以后不出村就有钱挣,还不耽误田里的活,还能照顾家,这么好的事,我们一定要把政策落实好,把车间建好。” 大会上大家热烈讨论,欢心鼓舞,对村庄的未来充满希望。

确立好项目,工作队十余次到上级工作专班汇报工作开展情况,积极争取政策支持,专班组长赵大力书记非常重视,三次到项目现场督导,并做出重要批示,要求保质保量如期完成。项目建设资金落实是关键,工作队想方设法,多渠道筹集资金,争取“万村共富”项目专项资金50万元,盘活以往年度结余专项帮扶资金70万元,还通过协调街道办事处筹集其他资金20万元,合计140万元共同用于车间项目建设。

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,工作队成员入户进家,了解群众的解决急难愁盼问题。“我们要把为民服务铭于心,践于行。把群众的‘烦心事’变成‘幸福事’,要让‘舍不得你们走’作为对我们的民意评语,不然,就是工作的失职。”这是队员们说的最多的话。

崔青山等多位村村民反映:村庄现有河道沟渠淤泥堆积、水体污染等问题突出。工作队与村委一起认真调研规划,4月份,组织施工队对现有4000余米河沟进行全面疏浚、清淤、养护等深度整治。项目完成后,达到了预期效果,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,大家都说蚊蝇明显少了,空气没有异味了,干活都觉得舒心,也愿意开窗户了。

2月11日,在村党员大会上,几位党员提出村现有农田电力设施老旧、线路布置不合理,不能满足日常农业生产作业,且存在较大风险隐患。村主任崔以国说,早就想改造线路了,苦于缺少资金,拖到了现在。工作队立刻向工作专班刘小群主任汇报这一情况。刘小群表示,惠农惠民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能等不能靠,工作队和村委要一起抓紧调研,抓紧解决,不能耽误春耕生产。3月1日,经过专业队伍一周的紧张施工,村庄新打孔安装6根电线杆,更换电缆线近3000米及其他设备零件。村民王世国说:“以前电线太旧了,好多都漏着金属线,来浇个地都吓的不得了,往后再不用害怕了!”

下一步,全体工作队员将不负组织重托,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,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,共同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打印 关闭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